在中国传统的医学体系中,中药的应用范围广泛,涉及到的药物种类繁多。而每种中药都具有其独特的功效和作用。本文将为您介绍180味常用中药的功效归类大全,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中药。
一、解表药
解表药是一类具有发散风寒、解表作用的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、恶寒发热等症状。常用的解表药包括:
1. 麻黄: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
2. 桂枝:解肌发表,温经通阳,助阳化气。
3. 紫苏:解表散寒,行气宽中,安胎止痛。
4. 香薷:解表散寒,和中化湿,利水消肿。
5. 荆芥:解表散风,透疹止痒,止血消肿。
6. 薄荷:疏散风热,清利头目,利咽透疹,疏肝行气。
7. 葛根:解肌退热,透疹止痒,升阳止泻。
8. 菊花:清热解毒,平肝明目,散风清热。
9. 黄芩:清热燥湿,凉血解毒,除热止血。
10. 银柴胡:解热透疹,凉血止血,除疳热。
二、清热药
清热药是一类具有清热解毒、泻火除湿等作用的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热性疾病。常用的清热药包括:
1. 石膏:清热解毒,生津止渴,敛疮生肌。
2. 黄连: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清热利咽。
3. 黄芩:清热燥湿,凉血解毒,除热止血。
4. 知母:清热泻火,滋阴润燥,生津止渴。
5. 青霉素:清热解毒,消炎杀菌,抗病毒。
6. 板蓝根:清热解毒,凉血利咽,抗病毒。
7. 大黄:清热泻火,解毒止血,活血祛瘀。
8. 天冬:清热养阴,润燥生津,清肺降火。
9. 地黄:清热凉血,养阴润燥,益精填髓。
10. 玄参:清热解毒,滋阴润燥,清肺降火。
三、泻下药
泻下药是一类具有泻下通便、利水消肿等作用的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便秘、水肿等症状。常用的泻下药包括:
1. 大黄:泻下通便,清热解毒,利湿消肿。
2. 芒硝:泻下通便,清热解毒,软坚散结。
3. 番泻叶:泻下通便,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
4. 芦荟:泻下通便,清肝解毒,杀虫止痢。
5. 决明子:泻下通便,清热明目,润肠通便。
6. 扁豆花:泻下通便,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
7. 桑白皮:泻下通便,清热利水,止咳平喘。
8. 白芍:泻下通便,清热养阴,柔肝止痛。
9. 枳壳:泻下通便,清热解毒,理气宽胸。
10. 竹茹:泻下通便,清热解毒,化痰止呕。
四、祛风湿药
祛风湿药是一类具有祛风除湿、舒筋活络等作用的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等症状。常用的祛风湿药包括:
1. 秦艽:祛风除湿,通络止痛,退虚热。
2. 五加皮:祛风除湿,强筋健骨,利水消肿。
3. 威灵仙:祛风除湿,通络止痛,消积化滞。
4. 寄生:祛风除湿,通络止痛,补肝肾,强筋骨。
5. 羌活:祛风除湿,止痛解痉,解表清热。
6. 白芷:祛风止痛,通窍排脓,消肿排脓。
7. 独活:祛风止痛,解表清热,利湿消肿。
8. 海风藤:祛风除湿,活血止痛,通络止痒。
9. 寻骨风:祛风除湿,止痛消肿,通络止痛。
10. 乌梢蛇:祛风通络,止痛解毒,攻毒定惊。
五、芳香化湿药
芳香化湿药是一类具有化湿醒脾、和中调气等作用的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湿浊、脘腹胀满等症状。常用的芳香化湿药包括:
1. 苍术:燥湿健脾,祛风散寒,明目止泪。
2. 厚朴:燥湿化痰,消积导滞,行气止痛。
3. 陈皮:理气健脾,燥湿化痰,解酒解毒。
4. 藿香:芳香化浊,和中止呕,发表解暑。
5. 佩兰:芳香化浊,和中止呕,发表解暑。
6. 砂仁:化湿行气,温中止泻,安胎止呕。
7. 草豆蔻:化湿行气,暖胃止呕,安胎止泻。
8. 山楂:消食化积,行气活血,化瘀止痛。
9. 神曲:消食化积,和中开胃,行气活血。
10. 麦芽:回乳消胀,疏肝解郁,消食化积。
六、利水渗湿药
利水渗湿药是一类具有利水消肿、通淋排浊等作用的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水肿、小便不利等症状。常用的利水渗湿药包括:
1. 茯苓:利水渗湿,健脾益气,宁心安神。
2. 泽泻:利水渗湿,泄热通淋,减肥降脂。
3. 猪苓:利水渗湿,健脾益气,清热解毒。
4. 车前子:利水渗湿,清热解毒,明目止痒。
5. 滑石:利水渗湿,清热解毒,收湿敛疮。
6. 赤小豆:利水消肿,解毒排脓,利尿消肿。
7. 薏苡仁:利水渗湿,健脾益气,清热解毒。
8. 扁蓄:利水渗湿,清热解毒,杀虫止痒。
9. 灯心草:利水渗湿,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
10. 玉米须:利水渗湿,清热解毒,利尿消肿。
七、收敛止血药
收敛止血药是一类具有收敛止血、固脱止泻等作用的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出血、腹泻等症状。常用的收敛止血药包括:
1. 阿胶:补血止血,滋阴润燥,滋阴润燥。
2. 艾叶: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,调经安胎。
3. 地榆:凉血止血,解毒敛疮,利湿消肿。
4. 槐花:凉血止血,清肝泻火,润肠通便。
5. 侧柏叶:凉血止血,生发乌发,止痒。
6. 白及:收敛止血,消肿生肌,清热解毒。
7. 茜草:凉血止血,活血化瘀,利湿消肿。
8. 棕榈炭:收敛止血,涩肠止泻,固崩止带。
9. 血余炭:收敛止血,散瘀消肿,解毒利咽。
10. 贯众炭:收敛止血,清热解毒,利湿消肿。
八、温里药
温里药是一类具有温里散寒、助阳救逆等作用的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寒性疾病。常用的温里药包括:
1. 干姜:温中散寒,回阳救逆,温肺化饮。
2. 附子: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。
3. 肉桂:补火助阳,散寒止痛,温经通脉。
4. 高良姜:温胃止痛,散寒止痛,化湿止呕。
5. 吴茱萸:散寒止痛,疏肝下气,燥湿止泻。
6. 小茴香:温中散寒,理气止痛,助阳化气。
7. 荜澄茄:温中散寒,行气止痛,消食化积。
8. 丁香:温中散寒,降逆止呕,温肾助阳。
9. 胡椒:温中散寒,下气消痰,温肾助阳。
10. 川椒:温中散寒,理气止痛,温肾助阳。
九、攻下药
攻下药是一类具有泻下通便、消积导滞等作用的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积滞、便秘等症状。常用的攻下药包括:
1. 巴豆霜:泻下冷积,祛痰利咽,逐水退肿。
2. 巴豆:泻下冷积,逐水退肿,祛痰利咽。
3. 牵牛子:泻下通便,逐水退肿,去积杀虫。
4. 甘遂:泻下通便,逐水退肿,祛痰利咽。
5. 芫花:泻下通便,逐水退肿,祛痰利咽。
6. 商陆:泻下通便,逐水退肿,祛痰利咽。
7. 千金子:泻下通便,逐水退肿,祛痰利咽。
8. 京大戟:泻下通便,逐水退肿,祛痰利咽。
9. 红花: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,祛风通络。
10. 没药: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,祛风通络。
十、安神药
安神药是一类具有镇静安神、清热解毒等作用的药物,主要用于治疗心神不安、失眠多梦等症状。常用的安神药包括:
1. 朱砂:镇静安神,清热解毒,明目止痛。
2. 龙齿:镇静安神,清热解毒,明目止痛。
3. 琥珀:镇静安神,活血化瘀,利水通淋。
4. 磁石:镇静安神,潜阳纳气,聪耳明目。
5. 酸枣仁:养心安神,敛汗止汗,涩肠止泻。
6. 远志:宁心安神,祛痰开窍,消散痈肿。
7. 合欢皮:安神解郁,活血消肿,利尿消肿。
8. 夜交藤:安神养心,祛风通络,活血止痛。
9. 柏子仁:养心安神,润肠通便,止汗止遗。
10. 茯神:养心安神,利水消肿,清热解毒。
以上便是180味常用中药的功效归类大全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在使用中药时,一定要遵循医嘱,合理用药,切勿盲目使用或滥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