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性健康

性教育启蒙、健康性关系、和谐性生活

在我国,同性婚姻法的通过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。从1997年台湾地区实施同性伴侣权益保障制度开始,同性婚姻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。然而,在中国大陆,这一问题并未得到明确的解决。直到2021年5月28日,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《关于修改<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>的决定》,正式将“同性婚姻”纳入了法律范畴。那么,这个决定是在何时达成的呢?

回顾过去,2014年6月27日,最高人民法院首次明确表示,同性婚姻不属于《婚姻法》调整范围。这标志着同性婚姻在我国的法律地位仍然没有明确。此后,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关于同性婚姻的话题讨论。然而,这些讨论并未形成明确的立法意见。

2015年3月8日,全国人大女代表张秋俭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记者会上提出建议,希望国家尽快制定保护同性恋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。这一建议引起了很多关注和讨论。

2016年3月8日,全国人大代表张宝艳再次呼吁制定相关法律。同年10月17日,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》进行了修订。虽然修订后的版本明确了禁止家庭暴力和婚外情,但对同性婚姻问题仍无明确规定。

2017年10月,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要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,推进法治建设,加强社会建设。在这一背景下,同性婚姻立法问题逐渐受到重视。

2018年8月,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《公开征求关于修改<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>的意见》。这是自2015年以来,中国政府首次公开征求意见,以解决同性婚姻问题。

2019年10月,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(修正草案)》。草案明确定义了婚姻关系,同时规定了同性婚姻。然而,该草案并未最终通过。

2020年5月22日,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《关于修改<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>的决定》。这意味着同性婚姻终于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。经过多年的争论与斗争,同性婚姻在我国得到了合法化。

总之,我国同性婚姻法的通过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漫长等待。这一过程充满了挑战和艰辛,但最终取得了圆满的结果。同性婚姻立法不仅代表了我国法律的进步,也体现了社会的包容与开放。

发表评论